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十五章 中国前景展望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    在这一章中,我想尽我所能,站在一个务求发展、力倡公益精神的中国人的视角,说一说我自己想要倡导什么样的改革,开展这样的改革又应讲究什么样的先后顺序。

    首先,可以明确的一点是,中国必须自力更生救亡图存,不能依靠外援。从国际形势来看,中国福祸兼有。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祸,能让日本暂时放开手脚,肆意而为;沙皇俄国垮台是福,俄日秘盟解体;英日同盟是祸,英国人受迫,不顾自身经济利益,怂恿日本人侵略出击;日美摩擦是福,不过,华盛顿会上达成的协议眼下来看的确有利于山东局势,但从长计议,可能是祸,美国不愿像从前那样反对日本。我在第十章中已阐明原因,中国必须变强。如若不然,不论日本是衰败,还是渐渐崛起成为远东无可争议第一强国,都是中国之灾。而且,最终的结局很有可能就在这两个情况中产生,不是这一种,就是那一种。从长远来看,列强利益无一例外都与中国福祉、中华文明向最好处发展这两个目标不相兼容。因此,中国人必须行动起来,自己救自己,不能指望任何一个强国会发善心、做好事。

    问题不仅仅在于政治独立,一定的文化独立同样很重要。我想在这本书里说的是,中国人在某些方面比我们西方人优秀。而且,有一种情况既对他们不好,也对我们不利。那就是,为了维护民族独立,他们不得不降到西方人的水平。但在这件事上,也有必要妥协折中。如果中国人不能在一定程度上接纳西方人的一些恶,就不会得到西方的尊重,会越来越受外邦欺压。但中国人必须树立这样一个目标:在保证自身安全前提下,把接纳西人之恶这一过程限制在最小范围之内。

    首先,中国人很有必要培养爱国精神。当然,这种精神指的不是义和团那些人有的固执偏狭、盲目仇外的心理,而是一种开明态度,愿意向其他国家学习,但不愿意让别人主宰。日本人残忍暴虐,给中国人上了一课。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已经有开明心态,商人也多抱这种态度。一国秉持爱国主义的危险是,一旦强大到足以自御,就会立即调转方向,侵略他国。中国物产丰富,人口众多,完全能一跃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。但让人恐惧的是,在壮大国力、维护独立的过程中,中国可能变得足够强大,以强自恃,走上帝国主义道路。所以,敦促这一点绝不为过,即爱国主义仅应用作防御,不应诉诸侵略。虽然有这一限制条件,我还是认为爱国精神绝对很有必要,能够振兴中国。中国人应该寻求独立,但独立本身不是目标,而是实现西方技能与中国传统美德新融合的一种手段。如果这个目标实现不了,政治独立也就没有多大价值。

    我认为,必须做到三点:1. 建立有序政府;2. 在中国人管控下发展工业;3. 推广教育。应同时追求这三个目标,但应按以上顺序分出轻重主次。我们已经看到,政府在构建工业的过程中应该发挥多大的作用。也了解到,如果政治混乱无纪,工业不可能得到发展。此外,没有善政,也不可能大规模筹措教育经费。因此,善政是其他所有改革的先决条件。工业和教育紧密相连,很难分清主次。但我之所以把工业放在前面,是因为如果中国人不能快速发展工业,外国人将占绝对强势。到了那个时候,再想把他们赶出去相当困难。考虑到这些原因,我决定按上述顺序排列三个问题。

    1. 建立有序政府

    我写这本书的时候,中国还跟以前一样混乱。张作霖和吴佩孚大战在即。通常认为,前者是中国最反动的力量。一些好心的专家权威就是这么看的,但这种看法不对。虽然《泰晤士报》把吴佩孚称作“开明领袖”,但他可能比英国的自由党党首好不到哪儿去。当然也有这种可能,如果他打赢了,他会信守承诺,召集国会,结束南北割据,为全中国议政立政。但完全也有可能他不会这样做。不管发生哪种情况,想靠着一个将军打赢仗后帮个忙,跟靠着一个外邦强国发善心做好事一样危险。中国进步人士要想胜出,必须会组织、有力量。

    就目前来看,我发现中国宪政派做得最好。他们联合起来,推出了一项计划,内容包括召集国会、结束军阀争权夺势的局面。中国有必要实现一统,即便在这一过程中,一些人不得不放弃自己珍视的信仰,也还是有必要朝这一方向努力。鉴于宪政派是因为这项计划而联合起来的,他们将对公众舆论产生很大影响,而公众舆论在中国力量很大。宪政派早晚会让一些势力大的将领出任高位,但条件是,该将领不得拥兵自重。用这种方法,宪政派可能会让权力的天平倾向自己选出的人。不要忘了,1920年7月,学生暴动,让天平倾向吴佩孚,与安福党作对。但宪政派在制定政策的同时,必须结合宣传造势,才能成功。宣传对象既应包括普通老百姓,还应包括士兵。而且,在恢复社会秩序后,必须为遣散士兵创造就业岗位,没有遣散的要发兵饷。这就涉及财政问题。这个问题很不好解决。因为,外国人不会借款给中国,除非中国把剩下的那部分独立区域再牺牲掉一些,作为给他们的回报(我在第十章已经解释过原因。我不认可美国银团声明。他们在这份声明中说,自己会借款给中国,但不会控制中国内政。也许他们不会在贷款协议中列明控制中国这一项,但我肯定他们实际上就会这么做)。在我看来,只有一个办法能走出这种困境。那就是,以爱国精神号召中国商人,在国内筹款。中国国内存着不少钱。但很显然,中国富人不会把钱借给控制北洋政府的任何一个匪帮。

    待到起草永久宪法时,我毫不怀疑这份宪法会确立联邦制为国体,赋予各省很大自主权,只让中央政府管辖海关、陆海两军、外交和铁路。中国人的省区乡土感情很浓。我想现在一般人都意识到,1912年颁布的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》没有充分考虑到这种观念是个错误。

    在起草宪法甚至在宪法通过后的这段时间里,不能只靠宪政派威望,也不能不引导公众舆论。有必要让全国各地仁人志士联合结社,严密组织纪律,达成集体意见,得到会员支持后,再加以实施。该社应杜绝贪污腐败、中饱私囊,以此赢得公众信任。只要有一人违反腐败方面规定,就必须除名。该社必须清楚表明立场,让公众知道自己捍卫国家利益,反对自私自利、投机倒把、崇洋媚外。只有这样,才有威信对政治家发表批评表扬意见,对舆论甚至对军队发挥强大影响力。“少年中国”有足够的能量、爱国热忱、诚实品格,去创建这样一个社团,使之得到人们的敬重,从而发展壮大。但如果不能以这种方式对开明的爱国主义加以组织贯彻,就汇聚不起力量,解决不了中国面临的政治问题。

    或早或晚,中国都必须把蚕食国家主权的外邦强国扫地出门。中国必须收复通商口岸,掌握关税,从治外法权中获得解放。但这些都可以在不惹恼外国(可能得把日本排除在外)的情况下做到,日本就是这样做的。不应该在收回这些权利之初,就把事情搞复杂,与外邦强国结仇。俄国防御能力比中国强,但布尔什维克激起众恨,俄国深受其害。如果中国能实施善政,开发资源,将有可能纯粹通过外交手段,收回自己需要的大部分特许权,其余等有合适机会再收回来。

    2. 发展工业

    关于这一点,我已在第十四章写过。现在我想阐述一些基本方面。之前已经讲明原因,我认为所有铁路都应收归国有,所有矿脉好、品位高的矿山都应该在公平估价后卖给中国政府。就算这些矿山一开始不是国有企业,也要这样办。跟外国人签订... -->>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