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二十六章 战云密布

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

腹中,因为当时的外交部长罗钧任(文干)告诉在南京的英国大使馆说,除了他本人之外,谁也无权与外国办交涉。

    不久日军突破国军沿长城布置的防线,步步向北平逼近,北平军民已开始准备撤退。

    我当时因为割盲肠之后正躺在北京协和医院,对外面的情形很隔膜。有一天清早,我听到日本飞机在头上盘旋,直觉地感到情势不妙。我得到主治医生的许可,忍痛步行到何敬之将军的寓所。他见我还留在北平城内,很感意外。他告诉我日军马上会发动攻击,劝我快离开北平,于是我准备第二天就离开。第二天早晨,我的电话响了,是何将军打来的:“我们已经谈妥停战,你不必走了。”我马上打电话把这消息转告胡适之。

    “真的吗?日本飞机还在我们头上盘旋呢!”他说。

    “何敬之将军刚刚打电话来这样说的。”我所能回答的也仅此而已。后来才知道黄膺白(郛)已代表中国在午夜签订“塘沽协定”,根据此项协定,日军在占领河北省北部以后,将暂时停止前进。

    日军占领上述地区后,就在当地成立“自治政府”,并催促留在河北的国军司令官与他们合作,在北平也成立一个“自治政府”。北平城内谣言满天飞,说河北省境内的司令宋哲元将军即将对日本人屈服。北大教授就在这紧急关头发表宣言,声明誓死反对华北的所谓“自治运动”。事实上,宋哲元将军也并没有答应日本人的要求。

    一两个月以后的一个下午,一个日本宪兵到北大来找我。“日本在东交民巷的驻防军请你去一趟,谈谈他们希望了解并且需要你加以解释的事情。”他这样告诉我。我答应在一小时之内就去,这位日本宪兵也就告辞回去了。

    我把这件事通知家里的几位朋友之后,在天黑以前单独往东交民巷日本兵营。我走进河边将军的办公室以后,听到门锁咔嚓一声,显然门已下了锁。一位日本大佐站起来对我说:“请坐。”我坐下时,用眼角扫了旁边一眼,发现一位士官拔出手枪站在门口。

    “我们司令请你到这里来,希望知道你为什么要进行大规模的反日宣传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递过一支香烟来。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我进行反日宣传?绝无其事!”我回答说,同时接过他的烟。

    “那么,你有没有在那个反对自治运动的宣言上签字?”

    “是的,我签了名的。那是我们的内政问题,与反日运动毫无关系。”

    “你写过一本攻击日本的书。”

    “拿这本书出来给我看看!”

    “那么你是日本的朋友吗?”

    “这话不一定对。我是日本人民的朋友,但是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敌人,正像我是中国军国主义的敌人一样。”

    “呃,你知道,关东军对这件事有点小误会。你愿不愿意到大连去与坂垣将军谈谈?”这时电话铃响了,大佐接了电话以后转身对我说:“已经给你准备好专车。你愿意今晚去大连吗?”

    “我不去。”

    “不要怕,日本宪兵要陪你去的,他们可以保护你。”

    “我不是怕,如果我真的怕,我也不会单独到这里来了。如果你们要强迫我去,那就请便吧————我已经在你们掌握之中了。不过我劝你们不要强迫我。如果全世界人士,包括东京在内,知道日本军队绑架了北京大学的校长,那你们可就要成为笑柄了。”

    他的脸色变了,好像我忽然成了一个棘手的问题。“你不要怕呀!”他心不在焉地说。

    “怕吗?不,不。中国圣人说过,要我们临难毋苟免,我相信你也一定知道这句话。你是相信武士道的,武士道绝不会损害一个毫无能力的人。”我抽着烟,很平静地对他说。

    电话又响了,他再度转身对我说:“好了,蒋校长,司令要我谢谢你这次的光临。你或许愿意改天再去大连————你愿意什么时候去都行。谢谢你。再见!”门锁又是咔擦一响。大佐帮着我穿好大衣,陪我到汽车旁边,还替我打开汽车门。这时夜色已经四合了。我独自到日本兵营,也有朋友说我不应该去的,听日本人来捕好了。他们敢么?

    第二天下午,宋哲元将军派了一位少将来劝我离开北平,因为他怕自己无力保护我。我向他的代表致谢,不过告诉他,我将继续留在北平负起我的责任。

    不久以后,蒋委员长因陈辞修将军北上之便,亦来代表慰问。

    我继续在北平住下来,而且居然平安无事。偶然也有些朝鲜浪人到北大来寻衅找岔,这些事曾经一一报告给我知道,但是我并未予以重视。不久日本人的策略开始转变了。松室孝良将军受命来北平担任日军的特别代表。他与我交了朋友,常常到我家里来。他大骂那位日本将军不该在东交民巷兵营折磨我。大概半年光景,我们私人之间一直保持非常友好的关系。他任期届满时,穿了全副武装来向我辞行。他告诉我,他已奉命调往东北与西伯利亚交界的海拉尔去指挥一个骑兵师。他说战云愈来愈低,如果中国与日本真的发生冲突,那是很不幸的。“战事一旦发生,”他说,“日军势将深入汉口。”

    “是的,将军,我同意你的看法。两国之间不幸而发生公开冲突,很可能会引起国际纠纷,那时整个日本舰队都可能葬身海底,日本帝国会缩小为太平洋地图上的几粒小黑点。”

    他叹了一口气:“那当然也可能。但是日本仍旧是独立的国家,中国却不免要被西方列强消灭了。”

    “也可能如此。下次碰面时,希望我们不必为愚蠢的作为而抱头痛哭。不管将来发生什么事情,将军,希望我们永远是朋友。”我们就这样怀着沉重的心情分别了。战事结束若干年后,我经过东京偕内子陶曾縠往访,相对话旧,不禁感慨系之。

    接替他的是今井将军。他来拜访我,我也曾去回拜。我们谈得很坦白,和我跟松室孝良谈话的情形大致相似。有一次,日本贵族院的两位议员来访,其中一位曾任台湾总督。四顾无人之后,他低声问我,在东交民巷日本兵营拘留我的是谁。我告诉他是高桥。他摇头说:

    “岂有此理!”

    这时候日本人已经明白,北大并无意于马上发起反日运动,他们希望能与北大里的主要教授建立友谊,而把北大拉到日本这一边。双方来往都很审慎,北大与日军之间的紧张情势至此已渐渐缓和了。

    后来田代将军来到天津担任当地驻军司令。日本以及其他列强,因条约规定有权在天津驻军。田代特地跑到北平来,设宴招待中日双方文武要员。田代在席间发表演说,鼓吹中日经济合作,中国官员也曾有人继起发言,但是措词都相当含糊。我除了吃饭时偶然说笑外,对于经济合作问题始终不发一言。几天之后,忽然南京来了密电,告诉我,日本大使馆已经暗示外交部,说北大校长支持中日合作。

    这就是日本人对付中国的手段。程序大概是:先来一套甜言蜜语,继之挑拨阴谋,然后威胁恫吓,接着又是甜言蜜语,最后施行闪电攻击。先后次序可能有所改变,但是从来不离征服中国的基本方针。日本人在珍珠港事变以前对付美国的,也是这一套。
上一页目录下一章

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

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

下载APP
终身免费阅读

添加到主屏幕

请点击,然后点击“添加到主屏幕”